美国真实的生存状况
发布于: 2014/06/12  6:16 am
分离的第二个手段是知识。
  知识需要用两点论述:一个是美国的反智主义,一个是知识产权。
  先说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了资本家的利益,也对知识进行了一定程度与财富挂钩的垄断。无论是买课本,听歌,还是看书杂志电影,都需要花钱购买。例如一本新的课本售价一般200美元左右。一本普通的流行读物20美元左右,一张CD12美元左右,一本杂志5美元左右,不像中国,sina i share,qq音乐,快播什么的一键搞定。
  这样导致穷人无缘接触(购买)许多知识,于是,他们只能寻找替代途径获得免费信息:电视丶网络的免费资源。电视充满脑残娱乐的节目,美国尤甚(因为好频道是要付费的)。网络上更是只有信息,没有知识,受众缺乏系统性指导,盲目探索,学无所成。
  与此同时,他们的同龄富人小孩在做什么呢?他们享受着昂贵的私立教育并迅速成长,变成了视野开阔丶全面发展的学生,获得诺贝尔奖级别大师的指导,阅读大师高水平的着作,在与同样优秀的同龄人交流中获得各种信息,去着名公司实习,去国外交流,甚至有机会参与做国家政府的项目。随着时间推移,知识阶层不可避免发生分化。
  再说反智主义。如果稍对电视剧加以留意,就会注意到美国主流思想是“反数学”丶“反书呆子”的。而受这种影响毒害最深的,恰恰是那些经常看电视的中下层阶级。因此,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媒体洗脑的影响。而那些富有的小孩在私立学校里拼命学文法,学拉丁语,学数学,学自然科学,参加SAT补课,去发展中国家做志愿者,看古典名着,考大学预备课程。
  可想而知,那些中下层的小孩SAT成绩自然不好,因为电视告诉他们:学习好,数学好是件很不sexy的事情,是书呆子做的事情。当SAT考试成绩一塌糊涂,他们回想人生的时候,谁也不能怪只能怪自己,更不能怪政府了:是你自己不学数学的,上升的路就在那里你自己不走又不是政府逼你不走的。
  反智主义的奇效在于,那些年轻无知的小孩会说:哈,让那些书呆子去成功吧,爷是不在乎数学的,whatever!喝下了一瓶自我麻醉的奇效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让他们去学精算丶统计丶金融丶数学丶计算机?更是想都不要想,贫民的孩子没有技术,很难和那些富家子弟竞争。改变命运更加无从谈起。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从来没有像在阶级社会中那样切实过。平民阶层只有依靠技能,才能获得通往上一个阶级的门票。然而,当顶层设计希望把这些人排除在门外的时候,就用反智主义媒体洗脑等手段对这些“无脑”贫民下猛药。
  这几个猛药一下,基本上大部分比较初级的小怪兽就已经成批倒下了。剩下的一些顽强的杂草,要么有思想,要么聪明,要么有其他机会接触信息丶知道上进(例如家族有成功人物,有个牛逼的舅舅,有个坠入凡间的朋友等)。这些人,也就是阶级流动成功的那一批人。他们的才智思想和不服大流的精神,让他们对得起这样的成功。
  最后,美国通过媒体歌颂这些小人物,歌颂美利坚合众国,歌颂民主,再用习惯的自信教学法让人们对自己白痴的言行建立起无比的自信,用一些脑残的电影和电视节目让这些民众获得感官娱乐不求上进,再用垃圾食品摧毁这些人的健康和智识。随着中国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快中国的中产阶级及知识精英将会过上比美国大部分老百姓更好的生活。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