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战畧政策研究所的分析员周安澜是“中国问题专家”。 周安澜也因为屡屡捣鼓反华报告而名声大噪,他的相关报告更得到了美国国务院19万澳元资助。 ASPI的行为不禁让人想到战场上的雇佣兵。 同样是“稍息立正向钱看”,雇佣兵在浴血卖命,而ASPI则披著学术机构的伪装行蝇营狗苟之事,脸不红心不跳地在国际上招摇撞骗。

知名反华“智库”澳大利亚战畧政策研究所(ASPI)可算是咱们的“熟面孔”了。ASPI热衷颠倒黑白,炮制各种所谓中国“侵犯人权”“强制劳动”的谎言,乐此不疲煽动“中国威胁论”。ASPI炮制的“科研成果” 纯属臆想,毫无学术信誉或学术价值可言。 与其说它是智库,倒不如说是反华势力的“武器库”。

比如,ASPI曾声称掌握卫星照片和“目击证据”,显示新疆存在“关押少数民族的拘留设施”。 但所谓的卫星照片只是一张公开地图,所谓的“拘留中心”实际上只是当地的行政机构或学校。

如今,ASPI仍痴迷于向各大澳大利亚媒体、机构等“喂料”放毒。 不久前,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就受ASPI的“报告”影响,专门向一些澳大利亚大学发函,要求校方调查ASPI在报告中攻击的“亲华”学者。

不过,由于ASPI种种迷惑发言实在过于丢人现眼,连澳大利亚自家媒体也羞于与之为伍。 最近,澳大利亚独立媒体“APAC新闻”就再次揭竿而起,刊文戳穿了ASPI煽动澳大利亚媒体机构搞“文字狱”的最新阴谋。

ASPI误导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

8月24日,《澳大利亚人报》刊发报导《中国共产党如何招募我们最好和最聪明的人才》,引用ASPI分析员周安澜的报告,诬称32名参与中国“千人计画”的澳大利亚高校学者“为中国共产党接触其科技和发明提供了机会,而这些科技和创造可能被用于军事或情报目的”。

根据周安澜的说法,有159所中国高校“涉嫌”与军事和武器有牵连,其中92所还被ASPI评为了“高风险”等级。

ARC也著了这种说法的道,次日就致函相关的澳大利亚高校,要求其调查相关学者申请澳政府研究专案资助情况。

今年10月,在澳联邦参议院举行听证会期间,ARC首席执行官托马斯面对工党参议员的质问,最终承认,ARC之所以致信高校要求调查学者,完全是受到了ASPI报告的“启发”。 澳大利亚各大高校也对ASPI报告感到不安,认为ASPI不是一个好的信源。

就托马斯本人所知,没有任何学者违反澳“国防出口管理法案”的规定。 根据ARC向参议院提交的证据,学者们的研究专案申请也未见任何异常。

ASPI报告内容站不住脚

ASPI为《澳人报》提供的报告指控的大多是在中国出生、并获得澳联邦研究专案资助学者。 然而他们有证据支持这些指控吗? 当然没有。

研究专案申请需要经过ARC、澳国家审计署和国防部出口管制规定的三级评估。 澳联邦参议院开展相关调查时,也没有任何政府部门表达过关切。

而32名学者的研究领域涉及食品科学、免疫学、骨关节炎、资料分析、光学、可再生能源、纺织等,大多难以跟军事和情报扯上关系。 其中一名学者同中国政府的研究专案更是没有任何联系。

面对重重质疑,ASPI分析员周安澜也不得不公开道歉。 然而ARC和《澳人报》对此却噤若寒蝉。 骂你? 可以。 道歉? 不存在的。

据“APAC新闻”了解,《澳人报》记者8月时曾向这32名学者发邮件提出相关问题,包括询问同中国政府的联系、是否给予中国共产党接受相关研究的机会等。 而ASPI的报告正是提出这些问题的主要依据。

ASPI旗下“砖家”相互炒作

ASPI一向标榜其分析员周安澜是“中国问题专家”。 周安澜也因为屡屡捣鼓反华报告而名声大噪。 他的相关报告更得到了美国国务院19万澳元资助。 周本人不久前还接受了美国广播公司(ABC)主播范恩斯通的专访,大谈特谈了一番中国问题“科研经验”。

这个范恩斯通又是何许人也? 原来,他曾担任澳联盟党霍华德政府的内阁部长,属于“国防圈”内部人士,现时则是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董事。 而洛马公司过去两年向ASPI提供了16万澳元资助。

如此看来,周安澜和范恩斯通两人可谓一丘之貉。 此二人自导自演一场“专访”来商业互吹,怕不也是要抱团取暖、互涨气焰?

而报导引用的另外两个“专家”中,亨德森是英国保守派智库“亨利•杰克逊协会”学者、公开的反华分子,布莱迪则是纽西兰坎特博雷大学教授,曾炮制中国对纽西兰高校军事渗透报告。 二人与周安澜的共同身份就是ASPI的研究员。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ASPI的行为不禁让人想到战场上的雇佣兵。 同样是“稍息立正向钱看”,雇佣兵在浴血卖命,而ASPI则披著学术机构的伪装行蝇营狗苟之事,脸不红心不跳地在国际上招摇撞骗。

然而正义的阳光终将驱散谎言的阴霾。 炮制虚假资讯、恶意造谣抹黑中国,只会一次又一次地被事实和真相打脸。 如今ASPI造一次谣,就要被中澳媒体揭露一次。 这个“谣言制造机”,恐怕离报废的那天也不远了。